“我的良心不允許我隨便丟棄這些東西”,昨日城管委接訪中,又有番禺居民帶著一年來家中收集的電池和過期化妝品交給城管委,并建議盡快在小區普及有害垃圾收集處。
市民詢問廢電池如何處理
來自番禺區中海南灣的居民曾女士,昨日帶著一個紅色塑料袋,走到了市城管委垃圾分類管理處投訴。雖然她是來投訴洛溪新城附近村民隨意焚燒垃圾的事情,但是她也給市城管委送來了一包“禮物”———廢舊電池,這也是市城管委第二次收到市民送來的垃圾。
“我的良心不允許我隨便丟棄這些東西。”記者看到,曾女士帶來的很多廢舊電池,還有一塊芯片,以及兩瓶化妝品和一瓶防曬霜。“我們小區內都沒有有害垃圾桶,那這些電池到底應該怎么處理?”曾女士表示,市民都知道電池是有害的,應該作為有害垃圾進行處理,但是目前很多小區還沒有實施垃圾分類,就更沒有有害垃圾桶了。為了處理那些有害垃圾,她先在小區內找專門回收廢電池的地方,但沒有找到;還曾經去過居委會、環衛站,但都沒有結果。“就算是抹在臉上的化妝品,成為垃圾時都是有害的。”
無獨有偶,荔灣區西灣路的居民昨日也詢問,廢舊電池應該如何處理。“我家里專門用一個小桶裝著廢電池,以前都送到手機營業廳內的有害垃圾桶,但是現在那里的垃圾桶也沒有了。”
廢電池可送去居委會
市城管委垃圾分類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第六條,家庭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電池是不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的。而且現在標明無汞或低汞的電池,國家都不鼓勵集中回收。“即使你將它集中在一起了,最后處理時還是要分開的。”他表示,除了充電電池,市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少量廢電池,可以按照生活垃圾進行處理,不必將其集中。
究竟市民有廢電池,該怎么處理呢?該負責人稱,有的小區如東湖街,目前已經設立了紅色的有害垃圾桶,但是在還沒有設的社區或街道,可以將廢電池送到街道居委會、環衛站,或者一些專門回收的點。如果找不到這些地方或沒有成功回收,可以直接撥打12319城管投訴熱線,接線人員受理后,會分到區、街,就會有相關人員上門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