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就其浙江海寧工廠的污染問題予以解釋,并證實已全面停產1.2G瓦的電池生產線。晶科能源污染事件的爆發,引起社會對于光伏企業污染問題的關注。部分光伏產業尤其是多晶硅的生產與加工等環境污染嚴重,能耗比較大,而多晶硅行業又有著重復建設、無序上馬等問題,在企業獲得暴利的同時,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三部委聯合出臺的《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中,列出了包括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處理等在內的多條“環保”準入門檻,環保風暴來襲,將有利于減少污染,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據報道,9月15日和16日,有部分群眾聚集在晶科能源位于浙江海寧袁花鎮紅曉村的工廠——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門口,就當地小河死魚現象向該企業“討說法”。此后據海寧市環保局的初步調查結果,晶科能源對在生產硅晶片過程中產生固體廢料處置不規范,暴雨后部分污染物沖入河道,造成水體氟化物超標嚴重,魚類大量死亡。9月19日,晶科能源召開緊急發布會,就其海寧工廠的污染問題予以解釋,并證實已全面停產1.2G瓦的電池生產線。晶科能源是以生產太陽能硅片為主的光伏產品制造商。
浙江海寧工廠的污染并不是第一起,類似污染事件今年以來已有多起。據媒體報道,3月12日,3名男子從江蘇鹽城阜寧縣一化工廠將25噸四氯化硅運至山東聊城莘縣,排入河中;5月10日前后,來自江蘇徐州某硅材料公司約2000噸四氯化硅被偷倒進菏澤單縣農村的水塘、灌溉溝渠。
部分光伏產業尤其是多晶硅的生產與加工等環境污染嚴重,能耗比較大。整個光伏產業鏈主要包括多晶硅原料、太陽能電池、集成組件、發電工程四個相關的行業,其中多晶硅和太陽能電池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前國內常用的多晶硅生產技術為“改良西門子法”,這一工藝同時形成大量的四氯化硅等氯硅烷副產物和氯化氫。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回收工藝不成熟,四氯化硅、氯化氫、氯氣等有害物質極有可能外溢。
近年來,在各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太陽能光伏發電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由此也帶動了整個光伏產業的發展。據統計,2007年全球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約6.5GW,其中歐洲國家共安裝4.75GW,占全球太陽能光伏裝機總容量的74%(其中德國、意大利及捷克三個國家的安裝量就達到4.07GW),而2009年全球的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則超過了20GW,而2010年全球的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則可能達到30GW?焖僭鲩L的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需求加快催生了光伏太陽能電池產量的生產。據統計2006年至2009年,太陽能光伏電池產量的年均增長率高達60%。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前兩個季度光伏電池產量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隨著2009年下半年市場需求的復蘇,2009年全年的太陽能電池產量達到了約10.5GW,比2008年增長42.5%。而世界的光伏太陽能電池產能也從2007年的約2.6GW增長至2010年的約15GW。
在國際光伏太陽能需求激增的背景下,由于中國在產業政策扶持、人力資源有優勢、發展光伏產業尤其是多晶硅的生產與加工等環境污染嚴重的生產環節所付出的社會環境成本低等多方面的因素刺激下,中國的光伏太陽能產業近幾年來發展相當的迅猛。上游的多晶硅產能2007年僅為約5800噸,但是2007—2009年中國的多晶硅加工產能對多晶硅的需求大多在3—5萬噸,多晶硅的對外依存度在50%以上,到了2010年中國的多晶硅產能就達到了3萬噸,多晶硅的自給率達到80%,同時中國的多晶硅遠景建設規劃產能更是達到了7.425萬噸,相對于全球總計約10萬噸的多晶硅需求,中國多晶硅行業已現嚴重產能過剩的局面。
面對多晶硅行業的現狀,環保部公布的《2011全國污染防治工作要點》中,多晶硅與鉛鋅、含鉛酸電池一道被列入今年重金屬污染準入的重點范疇。三部委聯合出臺了《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中,列出了包括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處理等在內的多條“環保”準入門檻。其中規定還原尾氣中四氯化硅、氯化氫、氫氣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貯存應符合《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對產生的四氯化硅等危險廢物,應嚴格執行危險廢物相關管理規定。太陽能級多晶硅還原電耗到2011年底前小于60千瓦時/千克。
按照《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嚴格執行,對規模較小的企業,或造成成本的大幅上升,但從長遠角度看,將有利于減少污染,引導行業健康發展。有助于淘汰落后產能,減少高耗能的落后企業,成本優勢明顯的大規模企業將明顯受益。目前A股市場涉及多晶硅項目的共有樂山電力、天威保變、南玻A、通威股份、航天機電、川投能源、江蘇陽光、英力特等上市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