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和通信協議的四項國家標準分別是:《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第2部分:交流充電接口》《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第3部分:直流充電接口》《電動汽車非車載傳導式充電機與電池管理系統之間的通信協議》。這四項標準由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電力企業聯合會和汽研中心等機構共同起草。
四項國家標準的發布實施,將為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重要的技術和標準支撐,對健全我國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推動新能源汽車示范試點、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項新標準力促汽車與電網連接
此次發布的四項新國家標準,均共同指向汽車整車和電網建設的連接裝置,力圖建立統一標準,結束各個領域各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各自為戰、互不兼容的局面。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是繼四部委加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推廣工作之后,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要舉措。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信息顯示,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和通信協議四項國家標準的發布實施,主要是為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重要的技術和標準支撐,實現汽車與電網的對接。
業內人士分析,統一接口,意味著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可以在任何充電站進行充電,而不必擔心接口的匹配問題。這有助于解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后顧之憂,進一步促進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示范運營與市場推廣工作。
此次發布的四項新標準涉及汽車、能源和電工三大領域,業內人士認為,跨領域聯合制定共同標準是我國首次,顯示出電動汽車相關各方的合作機制與協調模式有了很大進步,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意義重大。此次發布的四項標準均是針對新能源汽車各相關方的交集——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
國家電網公司力推電動車充換電網絡建設
在12月22日舉行的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座談會上,科技部部長萬鋼說:“當前,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化正處于十分關鍵的歷史機遇期,國際競爭壓力很大,市場需求也很大。希望整車廠商、零部件生產企業、示范城市以及專家學者,協同創新,提升系統集成能力,共同打造技術創新鏈和產業鏈,探索適合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商業模式,同時,加強標準體系建設,打贏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翻身仗。”
與此同時,國家電網公司在“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及充電裝置、儲能技術展覽會”上宣布,今后五年將積極推動電動汽車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的建設,并將首先在環渤海地區和長三角地區建成能夠實現城際互聯的充換電服務網絡。這個充換電服務網絡將依托電網的資源,通過智能電網、物聯網和交通網的“三網”技術融合,實施網絡化、信息化和自動化的“三化”管理,實現對電動汽車用戶跨區域全覆蓋的同網、同質和同價的“三同”服務。
正是在國家電網公司力推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四大創新示范工程的背景下,我國首個跨省區電動汽車城際互聯工程日前全面竣工。工程所涉及的上海、蘇州和杭州間多條高速公路5個服務區、9個智能充換電站全部通過驗收,并具備投運條件。從12月起,原本受到續航里程限制的電動汽車已可自由穿行于上海、蘇州、杭州之間,真正實現了跨省跨城際互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