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發文敲定補貼方式多數省市工商業分布式發電項目收益率有望超8%
財政部網站昨日發布《關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電量補貼政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敲定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補貼方式:按發電量給予補貼(即度電補貼),補貼資金由電網企業按電費結算周期發放。
在光伏產業遭受歐美貿易壁壘打擊之際,分布式發電被中國政府視為打開國內光伏應用市場的關鍵,“度電補貼”的政策走向因而頗受關注。
補貼標準:0.42元/度
根據《通知》,補貼標準將綜合考慮分布式光伏上網電價、發電成本和銷售電價等情況確定,并適時調整;具體補貼標準待國家發改委出臺分布式光伏上網電價后再另行發文明確。
電網企業按用戶抄表周期對列入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補貼目錄內的項目發電量、上網電量和自發自用電量等進行抄表計量,作為計算補貼的依據。
有接近國家能源局的人士稱,國內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示范區的補貼標準是0.42元/千瓦時(度)。
在中東部地區,以0.8元/千瓦時的工商業電價來估算,加上0.42元的補貼,分布式光伏電價能夠達到1.22元/千瓦時。
國泰君安證券公司的相關測算顯示,當度電補貼區間在每千瓦時0.40元-0.45元之前,多數省市工商業分布式發電項目的內部收益率能達到8%以上,江浙地區能達到12%甚至15%。
分布式光伏發電模式倡導就近發電、就近并網、就近轉換、就近使用的原則,目前應用最廣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頂的光伏發電項目。但該類項目必須接入公共電網,與公共電網一起為附近的用戶供電。
中國正在鼓勵光伏分布式發電自發自用。今年7月4日,國務院下發《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鼓勵各類電力用戶按照“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方式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該意見還提出建設100個分布式光伏發電規;瘧檬痉秴^,并要求簡化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電網接入方式和管理程序,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免收系統備用容量費和相關服務費用。
此前,國內的光伏項目開發企業更為重視的是西部的光伏電站開發項目,因為西部光照條件好,土地成本低,開發有規模優勢。不過,隨著上述《意見》的出爐,光伏電站的四個區域標桿電價出臺在即,西部光伏電站的收益率預期已經開始出現下降。
一名光伏電站項目開發商對早報記者稱,今年其重點將從西部轉向中部、東部,其中也包括一些分布式項目。
加快補貼資金撥付
眼下,阻礙國內光伏應用的另一瓶頸是補貼發放不及時、不足額。就此,《通知》要求,“中央財政根據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及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預計發電量,按季向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及地方獨立電網企業所在省級財政部門預撥補貼資金。電網企業根據項目發電量和國家確定的補貼標準,按電費結算周期及時支付補貼資金。”這意味著,如果有不足的部分,電網企業將先行墊付。
《通知》對補貼對象進行了明確:“申請補貼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必須符合以下條件:1.按照程序完成備案,具體備案辦法由國家能源局另行制定。2.項目建成投產,符合并網相關條件,并完成并網驗收等電網接入工作。”
另外,享受金太陽示范工程補助資金以及享受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的項目,不屬于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范圍。光伏電站執行價格主管部門確定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不屬于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范圍。
另據《通知》,除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資金外,光伏電站、大型風力發電、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補貼資金繼續按去年發布的《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管理。不過,為加快資金撥付,對有關程序進行簡化。
